2025-09-17 10:20:56
这个故事的主角是韩信和萧何,背景是楚汉相争时期。
“成也萧何”(成功的缘由)
韩信最初投奔刘邦时,并未得到重用,只当了个管理粮饷的小官。他深感失望,便在一次军队行军途中逃跑。
萧何是刘邦的重要谋臣,他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是举世无双的。听说韩信跑了,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报告,立刻亲自骑马月下追回韩信。
随后,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,称他是“国士无双”,并说服刘邦举行隆重的仪式,拜韩信为大将军。从此,韩信得以施展才华,帮助刘邦平定天下,最终打败项羽,建立了汉朝。可以说,没有萧何的极力举荐,就没有韩信的辉煌成功。
“败也萧何”(失败的缘由)
刘邦称帝后,对功高盖主的韩信越来越不放心。后来,刘邦的妻子吕后担心韩信谋反,想除掉他,但又怕韩信智勇双全,不好对付。
于是,吕后找到了萧何商量对策。此时,作为丞相的萧何选择了效忠刘邦和吕后。他设计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。
萧何利用自己是韩信的恩人和担保人身份,写信给韩信,谎称刘邦已平叛归来,让所有大臣都进宫祝贺。韩信信任萧何,便欣然前往。一进宫门,就被吕后埋伏的武士擒获,随后被处死。
就这样,当初推荐韩信、成就他的人,最终也参与策划了他的灭亡。
核心启示:这句成语提醒我们,事物的优点和缺点、成功与失败,常常是一体两面,源于同一个根源。它教导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,认识到推动你成功的因素,如果运用不当或环境变化,也可能成为导致你失败的原因。